<
t9b5小说网 > > 肇事者 > 第17节
    “喂?”郭徽接起了电话。

    “喂,老郭,发布会怎么样啊,成功不?”

    “很成功啊!”郭徽还用上了点口音。

    “那就好呀。”

    “你怎么有工夫给我来电话了,不是正在录通告么?”

    “那你怎么有工夫接我电话了,不是正在开发布会么?”裴雪没有回答,把问题原封不动地扔回给了郭徽。

    郭徽笑了笑,说道:“那你也别太累了。”

    “唉,我也没辙啊,公司给安排了一堆工作。我跟你说啊,闹不好过几天我就要红了,到时候包养你啊。”

    “好好好,我等着。”郭徽笑着回完话,刚想再说两句,看到从门里出来个工作人员,看见他以后喊着让他回去,说记者们等着拍照片呢。

    “唉。”郭徽叹了口气,把烟踩灭了,“我这还有点事,晚上再聊吧。”

    “那好吧。”裴雪也有点无可奈何,挂掉了电话。

    第十五章

    1

    在李少君的推动下,新浪微博“微公益”平台发布了小龙的情况,并发起了一个求助项目,挂了几天收效甚微。毕竟这个年头疑难杂症、穷困潦倒、走投无路的事情太多了,社会的信任度和责任感也下降到了一个冰点,小龙的情况与其他事相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

    不过李少君打根起也没对这个项目抱什么期望,或者说如果真是广大网友都慷慨募捐,没两天把钱数捐够了,那倒反而该让她措手不及了。她所考虑的是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很快,一个新的话题就在小龙的微公益项目下蔓延开了。

    “大家千万不要给这个项目捐钱了。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前些日子电视台的节目啊,里面讲得清清楚楚,这个孩子的交通事故,第三方的受害人已经放弃索赔了,现在账上这点钱其实都是要赔给那个花心大老板郭徽的,花咱们老百姓的钱,给一个臭资本家泡妞买单,谁捐谁傻x。”

    随着这样的爆料留言增多,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参与讨论,前一阵《肇事·孤儿》第二期专题节目播出时的那点余温也开始被炒热,关于郭徽不放弃索赔,并已经向法院递交了民事诉讼书的种种内幕,随着讨论开始逐渐在网上公之于众,再加上业内同行隐藏其中推波助澜,引来的谩骂也越发不可收拾。某知名科技网站发起了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微景公司之前发布的产品几乎是开创虚拟现实游戏新天地的优秀产品,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投给了“拒绝”这个选项。要知道,这个网站的用户大多都是死宅,能让他们抵制游戏的诱惑,可是相当大的难事。

    饶是如此,过了几天,网友们还是没盼到来自郭徽或者微景公司的任何发声,那些直指郭徽的激烈言辞,如泥牛入海一般,毫无踪影。

    天色已晚,王健坐在李少君家的客厅里浏览手机,李少君在一旁敲着键盘,二人谁也没有说什么。

    过了一阵儿,王健把手机扔在茶几上,仰靠过来,问道:“李大记者啊,这郭徽怎么这么沉得住气?”

    “我查过了,这次微景公司除了在北京,还一口气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连开了三场发布会,貌似是把销售重心转移到国外战场了,所以国内的舆论风波对他们目前的订单量影响还不算太大。”

    “这压根就不是产品销量的事啊。”王健挺起身来,拿起手机,“你瞧瞧这个,这个,这就是指着鼻子骂啊,一个大老爷们儿能受得了这个?”

    李少君沉吟了一下,她也闹不懂这个郭徽在想什么。

    “再这样下去,讨论的热度就要被顶下去了,没人有那闲心天天瞧着他。”王健转头看了看李少君,“要不要把他在美国那点事给他抖搂出去,加点料?”

    李少君摇了摇头,她和王健无意中搜集到的这些材料,如果当作花边小料爆出去,或许将会是对郭徽品行和个人形象的一次重大打击,但是这一招并不能着急用,一来这件事由于年深日久,似乎除了李少君还没有其他人挖到,如此内幕一定要把握时机才能用;二来呢,李少君也觉得这招不是很容易使得好,毕竟大家都不是当事人,靠主观臆断的事件还原还是站不住脚。对于郭徽这个人,李少君还有更多兴趣,因此,与其一把掐死他,不如先摸清他。她觉得,一个多年以来一直默默资助福利院的人,不应该如此麻木不仁才对。

    王健看李少君不打算这么做,略有失望,毕竟作为一个八卦记者,长年累月都抱着一个“搞出点大新闻”的态度面对芸芸众生,已经没有心思去深挖背后的个中缘由了。

    “那下一步怎么着?你再耗着,这碗卤煮放凉了,可就没法吃了。”

    李少君开口道:“我早有准备。”

    说罢,她从包里掏出几张纸,扔到王健面前。

    王健翻了翻,开口道:“一心福利院?大姐你还真去查了啊。”

    “当然了,而且我不光要查,”李少君坚定地说,“我还打算去一趟呢。”

    2

    自从上次郭徽离开福利院以后,周校长右眼皮一直跳,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周校长虽然不怎么上网,但是听员工们聊天,也得知社会上对郭徽的种种诋毁。虽然郭徽的事跟她并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也不一定会影响到福利院的未来,但是她还是觉得最近这段时间,不顺的事有点多了起来。

    再加上门口那个天天过来视察的老冤家,周校长真是一心想给他轰走,又不知道有什么好办法。每天上班下班远远地看着他在那儿对着自己乐,她就觉得瘆得慌。

    周校长隐隐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要出事了。

    然后,现实就这么活生生地验证了墨菲定律,电视台的记者要来采访孤儿院。

    接到电话的时候,周校长感觉眼前一黑,她连忙稳住心神,尽量地用自己温和客气的语气向对方表示婉拒,福利院里都是一些受过伤害的孩子们,不愿意他们再抛头露面。福利院的工作也没什么可说的,并不是他们有多有爱心,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罢了。说点实在的,这种单位的所在对于社会来说其实是一种伤疤,还是不要轻易地揭露为好。

    电话对面那个女记者,却是百毒不侵的样子,嘴里说着的都是弘扬正能量啊,关爱孤儿人群啊,激发社会爱心啊这类的套话,噎得周校长没辙没辙的,再拒绝下去就有点太生硬了,她只得硬着头皮应下了这次采访。

    挂下电话,周校长翻来覆去地想,为什么一心福利院办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什么媒体找来,偏偏在这个时候非得来采访呢?她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郭徽。

    郭徽现在是处在媒体的风口浪尖的人,或许记者的兴趣点也在郭徽身上。虽然无法印证自己的猜测,但是周校长觉得八九不离十,确定了重点也就好想想应对之策了,总而言之,不能让这个记者把关注点放到福利院上来。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周校长做了如此打算。然后她突然想到,有一处问题必须得解决,不然容易出大事,于是他给门口的保安去了个电话。

    “明天一天,不论你们想什么办法,我不能在咱们院门口看见那个疯老头。”她用上了许久未曾使出过的斩钉截铁的语气对保安说,然后又补充了一下,“啊,但是你们别伤着他啊,文明一点。”

    保安表示有点为难,万一他不配合怎么办。

    周校长回:“那我不管。”

    挂下电话,周校长念叨着:“老王啊老王,一心福利院走到现在这一步不容易,这么多孩子都靠着它遮风挡雨呢,您这尊神被请走了这么多年,可别临了临了再给我出难题了。”

    第二天天气闷热,又是一个桑拿天,即使是大早上,周校长走进校门的时候身上已经出了一身汗,衣服贴在身上难受得不行。她心里想着,最近真是诸事不顺,令人更加烦躁。

    好在在校门口看了看,没见着老校长的踪影。坐在传达室的保安也是嬉皮笑脸地告诉她,已经把老头子搞定了。

    周校长挺满意,也没再多问,便赶紧往办公室跑,还有半个小时就是约好的时间,她需要回去准备准备,起码有点时间把这一身汗落一落,用更好的姿态来迎敌。

    还没到半个小时,李少君便出现在了一心福利院门口。她先没进去,在院门口端详了一会儿,当时为了搜集闫敬昱的材料,她也简单了解过这家福利院,半民办的体制,坚持了这么多年实属不易。从装潢和配置来看,也就是勉强维持的样子,这么多年变化也不太大,感觉还是挺凄凉的。

    亮出身份后,保安直接把李少君带到了小楼的前厅,把汗落得差不多的周校长已经就位,她非常热情地走到李少君面前直握手。

    “欢迎光临啊李记者,我就是一心福利院的院长,昨天跟您通电话的。”

    “周校长您好,您别跟我您您的了,您肯定比我年长,叫我小李或者少君都行。”

    “好的好的,少君。”周校长看了看她身后,有点疑惑地问:“就你一个人?”

    “对的,这次来,我主要是了解一下情况,先踩踩点,毕竟对您这个领域也不是很了解,要先收集一些素材,回去整理整理,可能下次再来人真正开始录制。”

    周校长心说:好么,还有下次,这一次我就快受不了了。

    陪着李少君参观了一下整个福利院,这个时间点正是早上上课的时间,周校长特意把原本下午才有的体育课调到了上午,让李少君这一路下来多看看孩子的生活。

    一路走着,李少君直说着不必让周校长亲自一直陪同,可以找个其他同事,她也就是随便看看,周校长笑着说不碍事,毕竟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这可是一心福利院历史上都没有过的情况,规格当然得高一点。

    李少君也就笑着答应,她心里感觉这个校长看着和蔼可亲的,怎么越聊越感觉有点假呢?

    这时候,二人正好走到学生食堂外,李少君的轻微疑惑马上被眼前的景象引走了注意力,她发现食堂的四周墙壁满满的都是手绘的图案。

    “这是?”

    “啊,这都是孩子们画的,这是我们福利院的一个传统,每年快到新年的时候,都会组织所有学生一起完成一次墙画,然后第二年再涂掉再画。”

    “真棒啊。”李少君走进食堂,近距离端详着一个个孩子们画出来的世界。

    “嗯,这个传统我们保持了十几年了,一开始是孩子自发的,后来看到他们这么热衷于此,我们也觉得挺有意义,就保持下来了。”

    李少君一点一点地看着,也是一样的蓝天白云,一样的青山绿水,虽然也有个别乱七八糟的一看就是捣蛋鬼制造出来的,总体看画风还是清新自然,看起来和一般同龄人的水彩画没什么区别。但是,谁又能说清楚这些被家人抛弃孩子们,内心实际在想些什么呢。

    3

    自从叶一琳来到班上以后,闫敬昱再也不会翘课出去自己发呆了,反正老师也不会管他们,在有叶一琳存在的地方发呆怎么也比在空无一人的楼道强。此时此刻,闫敬昱已经自动把周围的其他同学都屏蔽了,如果不考虑旁边的安西身上传来的汗臭味的话。

    很快,这么一发呆就发了一个上午。下课铃一响,老师也表现出急不可耐的样子来,拍着手说,同学们排队去食堂吃饭吧!同学们也都饿了,争先恐后地跑到教室外头排队,安西是最踊跃的,可惜受制于身材,还是落到了最后。

    闫敬昱坐着没有动,因为他发现叶一琳没有动,即使全班同学都跑光了,只要叶一琳不动,闫敬昱应该就不会动。

    由于这个班已经是三年级班了,在老师眼里这就都是大孩子了,管得没那么多,经常有孩子不愿意吃饭的,老师也不去劝说。没过多久,整个楼道里就完全安静下来了。

    闫敬昱其实是有点饿的,但是叶一琳还在斜前边坐着,他若是去吃饭,刚才就跟着大部队去了,现在若是再动身,倒有点尴尬。于是他只好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叶一琳身上,他走过去一看,她正在写写画画的。

    他发现叶一琳画得很好看,画面里是一个大脑袋的小女孩,短头发圆眼睛,说不上来多好看,但是很可爱的样子。

    “啊,你也喜欢樱桃小丸子吗?”叶一琳注意到了闫敬昱的偷窥。

    “这个人叫樱桃小丸子?我不认识。”

    “哦,也是,这个是今年才在电视上播的动画片。”叶一琳开口道,“不过我也没看多少集,怎么样,她可爱么?”

    “可爱……吧。”闫敬昱说不上来怎么叫可爱,反正再可爱也不如叶一琳可爱。

    “这动画片的歌才好听呢,我给你唱唱吧。”说罢,叶一琳就开始唱了起来,闫敬昱发现跟她的画相比,叶一琳的歌声才是真得好听,虽然歌词里说的什么好朋友去郊游,什么小竹篓的他没听仔细,但是那声线已经足够让他沉醉。

    闫敬昱心想:啊,叶一琳只给我一个人唱歌,真是好。

    一曲唱罢,闫敬昱和叶一琳都有点不知所谓的害羞,场面显得有点尴尬,闫敬昱只好没话找话,说道:“你为什么不去吃饭?”

    “不想去,我觉得食堂闹哄哄的。”

    “可是不吃饭你下午饿啊,食堂可不等你,还是大伙都吃完走了你再自己一个人去吃饭?”

    叶一琳点了点头说:“是啊,其实我还挺饿的,但是我就是不喜欢食堂。”

    闫敬昱一看叶一琳露出一副苦恼表情,又看了看她的画,心生一计,说:“我有办法让你喜欢上食堂,不过看你有没有胆子。”

    “怕什么,来啊!”叶一琳伸出拳头,以示决心。

    4

    “周校长,咱们一心福利院的情况我大致了解了,还有几个问题想跟您确认一下。”参观完整个福利院后,周校长带着李少君来到校长室,沏上了一杯高碎,两个人坐下谈。

    “你请讲。”

    “我看咱们福利院的孩子也不少了,一般的来源途径都是什么呢?”

    “绝大部分都是社区啊、医院啊、公安什么的送来的,比如家里人坐牢的、父母意外身亡的或者丧失抚养能力的,还有一些是拐卖和走失的孩子,孩子在找到家人之前都被寄养在这里。各种情况都有,都是划片分管,我们也是能收的必须收,毕竟每年政府都有专项的拨款给我们。”

    “政府的拨款,够么?”

    周校长笑了笑,道:“哪儿够啊?最早的时候,除了拨款,还有一些区域内的老国企,是有硬性的赞助指标的,那会儿日子还好过些。后来随着国企改制,倒的倒迁的迁,就都没了,我们就只能自己去跑,管区政府要钱,也管社会上要钱,那段时间过得最艰难,好在是挺过来了。”

    “听您这意思,现在日子好过多了?”李少君问。

    周校长感觉到李少君对这个话题非常有兴趣,心里暗道,猜中了。

    “嗯,是啊,这些年社会上做慈善的风气也越来越好了,经常有募捐活动啊还有学校的志愿者活动,也帮了我们不少忙,解决了一些问题。”周校长顿了一下,喝了一口茶,“当然,这些民间举动也撑不起我们福利院的运行。据我了解,在北京,尤其是城区以外的地方,还是有很多福利院走得很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