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趁这个时间,她打算带着小鲤回娘家一趟,最近这段时间回娘家都是当天去当天回,这回怎么也要住上一段时间,也好放松一下一直绷着的神经。

    ☆、第66章 回娘

    刚出了正月,北风刮到脸上还生疼呢, 因此周琳给小鲤穿上棉袄棉裤, 用小风衣盖住头脸。这还不放心, 又拿了小被子给严严实实的裹上。

    “我看还是得做个车篷, 这大人都好说, 鲤儿还小,风吹雨淋的可不方便。”周琳坐在牛车上,看着毫无遮挡的架子车, 若有所思地对福生说。

    福生现在有了孩子之后, 已经习惯了生活中各个方面都要优先考虑孩子, 当即点头, “等送了你们, 回来我就做一个。”看着儿子那娇嫩得仿佛一戳就出水的小脸蛋,他也不忍心它被寒风摧残。

    这刚说了冬天带着孩子出门不便, 到了娘家,赵氏一看这一行人过来, 就开始责怪女儿, “这大冷的天,你带着孩子乱跑什么?”

    周琳故作委屈的说, “我这不也是想娘了嘛, 好心来看您, 就知道说我。”难怪人家都说隔辈儿亲,果然有了外孙,这闺女就不亲香了。

    还是周爹心疼闺女, “囡囡也是一片孝心,要是一年半载不来看你一趟,到时候你就该哭了。”闺女向来都是个细心的,既然敢带着孩子来,肯定做好了准备。再说上湾村到家里也不过一刻钟,哪有那么容易受寒。

    赵氏却不为所动,接过孩子就往里屋走,边走边说,“想我什么时候不能来,等两个月天暖和了再过来不也一样?我还能跑了不成?非得天寒地冻的时候带着孩子过来,你们爷俩就是一样心大!”

    到了里间床上,赵氏把小被子揭开,看看鲤儿小脸红扑扑的,上手一摸,还是热乎的,这才不再念叨。赵氏把外孙的小风衣脱下来,铺了被子就把睡着的孩子放了进去。

    福生接过老丈人递过来的水,道了谢,一饮而尽,然后放下碗说,“爹,娘,家里还有事儿,我就先回去了。”然后又跟周琳说,“在家好好陪陪爹娘,多住几日,不用急着回来,得空我来看你们。”

    周爹对于一个叼走了自己宝贝的贼子,向来没有多少好脸色,直接就说,“既然有事,那我也不留你了,赶紧回去吧。”倒是赵氏瞪了他一眼,然后挽留福生,“好歹留下吃个饭。”

    福生已经习惯了老丈人这样的冷待,并没有放在心上,笑了笑跟丈母娘说,“木枋要补一批货,这几天都要赶工,就不留了。”

    等送走了福生,赵氏就关心地问闺女,“蒋家老三那媳妇咋样?好相处吗?”自打蒋家老三要成亲的消息传来,赵氏一直就担心会再来一个能搅事的妯娌,怕闺女应付不来。刚才还嫌弃闺女大冷天折腾外孙,但没两句就暴露了一颗爱女之心。

    “娘你放心吧,雪娥就是一根肠子到底的人,没啥心眼,好相处得很。”周琳这话并不是安慰赵氏,要知道雪娥嫁过来没多久就被福亮洗脑成了她的迷妹,什么都要跟她学。这样一个天天星星眼对着自己的小姑娘,周琳很难讨厌起来。

    等周琳把这段时间雪娥的表现简单说了一下,赵氏才放了心,又跟闺女说,“你现在孩子也生了,手里也有钱了,房子也该盖起来了吧?”每次去女婿家,看着那三间茅屋就替闺女委屈,恨不得贴了钱给她换了。

    周琳也早就有盖新房的打算了,跟赵氏说,“已经开始准备了,等出了三月化冻了,就请人过来盖。我想着盖个四合院,房间多了,不管是自家用还是来个客都方便。”

    更重要的是有私密的空间,在乡下很多人家大白天都不关大门的,去串个门就大咧咧进去了,连个招呼都不提前打一下。福生不觉得有什么,她却觉得不自在,好像**都暴露在外人面前。

    但是成天关着门,就有人说闲话,大白天干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呢?还不如索性盖了大宅子,留出一个过渡的外院,这样就不会一开大门,整个院子都敞开了。

    “那旧房子回头扒了,你们住哪里有打算了吗?不行就住到家里吧?”赵氏明知希望不大,还是不死心问了周琳。

    果然,周琳说,“我婆婆都跟老三家说好了,房子盖好之前,让我们先跟老三家合锅。”她也更想住在娘家啊,但是成了婚还带着丈夫回娘家一住几个月,弄得跟倒插门一样,公婆肯定不会同意的。不过所幸雪娥和福亮都是好脾性的人,一起住倒也可以接受。反正等过几个月就能住自己的大房子了。

    一阵吭哧吭哧的声音传过来,周琳赶紧条件反射地起来,“鲤儿醒了,我去抱他过来。”果然,话音刚落,睡醒之后没见到娘亲的小鲤就哇哇哇哇哭起来了,声音震天响。赵氏揉了揉耳朵,高兴地说,“这孩子声儿真大,一听就知道是个体格好的。”

    周琳摸了摸鲤儿下边,湿漉漉的一片,赶紧换了新的尿布,抱着他出来了。听到赵氏这话就无奈地说,“可不是,不但哭声大,力气也大,这才四个月,有次不小心打到我脸上,脸红了好半天,生疼生疼的。”急得福生抱过孩子照屁股上打了几巴掌。

    赵氏乐呵呵地说,“力气大才好。看来果然不是只有起个贱名才好养活,咱鲤儿这么好的名字,身体不也挺好?”不过念了外孙的名字,觉得有几分拗口,就跟闺女说,“反正就是鲤鱼的意思,我看不如叫孩子‘小鱼’得了。”然后伸手一边逗孩子,一遍叫,“鱼儿,外婆的小鱼儿。”

    其实周琳一开始也想过叫孩子“小鱼儿”的,但是一想到古老书里那个精灵古怪的“小鱼儿”,就觉得很出戏。不过想想这个时代也没人知道古老,就是叫“小鱼儿”又怎样呢。于是就跟赵氏说,“娘您怎么顺口怎么叫吧,反正也就一个小名,知道是叫他就成。”

    听到外孙的声音,正在外屋的周爹也进来了,对周琳说,“孩子醒了就去你爷奶那边看看。”回来一趟,不去看看长辈,怎么说都是失礼。初二回娘家的时候,正赶上下雪,闺女也没带孩子过来。说起来打孩子生下来,周爷爷周奶奶还一次都没见过呢。

    周琳原本也忘了去爷奶那边的事儿,不过是先前看孩子睡着了,就没动他。这会儿醒了也有一会儿了,正是精神的时候,她就把小鱼儿又全副武装起来,挑了几件礼物让爹娘拿着,就抱着孩子前头先走了。

    等去了老宅,周琳一进屋就笑了,“今儿个家里人挺全乎。”可不,连分出去的周鑫两口子都来了,一大家子人分成两拨在玩叶子牌。要知道周鑫前段时间刚在镇上开了铺子,两口子大多都待在镇上,鲜少回村里的。

    周鑫知道说得是他,一边扔了一张牌出去,一边云淡风轻地说,“这不是婉娘有了吗,送她回家让我娘看着,我回头还是得回镇上盯着。倒是二姐你,我前脚刚回来,你后脚就到,挑着时间来的吧?”

    看他说得淡然,周琳可知道他在炫耀呢,好像男人总觉得婚后头一年就让媳妇怀上孩子,显得自己特别能“干”。更不用说,周鑫也是年前刚成的亲,差不多算是坐床喜了,也难怪他得意。

    还没等她打趣一下这个堂弟,女人那桌的牌局已经结束,周奶奶和大伯娘李氏都上来抢着抱孩子。周奶奶仗着长辈身份成功把外曾孙抱在怀里,然后炫耀地跟大儿媳妇说,“这孩子就是长得好,天庭饱满,是个做官的好相貌。”

    周爷爷听了这话,也忍不住过来看,端详了一下,就认真地附和,“恩,是的,这孩子会长,随我们家人。”周爷爷甩手走了,男人那桌牌局也继续不下去了,就都去围着孩子看了。

    看男人都过去了,李氏就过来陪着二弟一家说话,话题自然不离孩子,说了小鱼儿又说婉娘肚子里的孩子。说着就拉着婉娘的手慈爱的说,“我就说婉娘是个有福气的,果然不出我所料,这才一进门就怀上了。”

    赵氏听着羡慕得不行,“你这小的都有孩子了,我要抱孙子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宝儿今年也才六岁,要抱孙子怎么也得十年之后了。

    李氏赶紧谦虚地说,“哎呀,你这是有福不会享,我可还羡慕你呢。看看我这,老大家二的都要生了,老二家也跟着来了,到时候三个孩子就够我烦的了。”赵氏清闲是真,李氏羡慕是假,只要有孙子抱,再累她也愿意。

    赵氏看了看婉娘说,“那婉娘这就得跟着你们住了吧?她小孩子家家的,一个人住在北边,没个人看着可不成。”虽说周鑫的宅子挨着他们家,但是不住一个院里还是照应不到。

    李氏自然也想到这个问题了,今天周鑫回来一说媳妇怀孕了,她就说了让婉娘跟着他们住的事儿。不过她想起村里周鑫没住过几天的新房,就一阵头疼,“刚成婚就跑到镇上了,这好好的新房子成天空着。早知道当初还不如不盖这房子,攒了钱在镇上买个小院子也好。”总比现在成天住在老丈人家,弄得跟上门女婿一样要好。

    其实原本周鑫还想着盖个四合院呢,他连图纸都弄过来了,可惜后来考虑到实际问题,还是盖了一个独栋的瓦房。

    说起周鑫的房子,周琳就把他叫了过来,问他,“你去年弄的那个四合院的图纸还放着没?我们家的新房子也想盖成二进的四合院。”

    周鑫一听就为自己姐姐高兴起来,“放着呢,回头我找出来给你送去。”二姐也算是熬出头了,刚嫁过去蒋家那可是要啥啥没有,养得娇娇的一个小娘子就住在简陋的泥胚房里,还真是难为她了。

    这下知道周琳要盖四合院,周家人都高兴起来,周爷爷就给家里人说,“今儿个双喜临门,晚上做一桌菜,咱们好好喝上一回。”说着就眯着眼笑了起来,这小日子是越过越美喽,想想自己的年纪,一阵遗憾,真想再活上两百年。

    ☆、第67章 王富贵上门

    第二天周鑫就把四合院的图纸拿给了周琳,“我这是一进的院子, 不知道你用不用得上。”他先前手里的钱不多, 能盖个一进的院子就很紧张了, 找图纸的时候自然没有想着二进三进的。

    周琳接过来边看边说, “没有吃过猪肉, 还没见过猪跑吗?”不过是在主院前面加一个外院而已,她自己在上面修改一下就行了。

    把小鱼儿交给赵氏带着,周琳就去弟弟宝儿房里拿了笔墨纸砚, 在书案上修改起来。加了外院之后, 她又把院子规划了一下, 哪里种些花草, 哪里开一小块菜地, 还有厨房和五谷轮回之地放在哪里,都在上面一一注明。

    等到该标注的都差不多了, 周琳才放下笔拿起图纸仔细检查了一遍,看有没有什么疏漏。还没看完, 就听到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来, 透过窗子往外看去,正对上周鑫的视线。周鑫看到她就赶紧说, “二姐, 王富贵来了, 爷奶叫你和二叔二婶都过去一趟。”

    周琳纳闷,这王富贵又闹什么妖,姑姑不是腾了地方, 成全了他和那个老白莲吗?这两个人不在家里好好卿卿我我,又来干什么?

    等周琳一家到了周家老宅,正看到王富贵舔着脸跟小三儿套近乎,“小三儿啊,爹在家成天都惦记着你,你杨姨也没少念叨你,怎么不见你回去看看?是不是有人说了爹不好的话?你记不记得,小时候你们几个,爹独独最疼的就是你了......”

    周琳气不打一处来,上前就说,“记着什么?记着来家的时候那一身伤?那姑父你还真是挺‘疼’孩子的,来了几天了,晚上睡觉时,小三儿还疼得龇牙咧嘴呢。”空口白牙说瞎话,还真不怕大风闪了舌头。

    王富贵听了这话一点也不觉得脸红,理直气壮的说,“你小孩子家家知道什么,老辈儿不是有话说,棍棒底下出孝子,我打他自然是他不敬长辈,是教他做人。”

    “那个贱人是小三儿哪门子的长辈?你还教他做人,你自己都还是个畜生不如的东西,哪来的资格教训我儿?”周雪莲忍不住破口大骂,上前甩开他,把想开口说话的小三儿推到身后。儿子是读书人,不能让他乱说话,落了不孝的名声。

    这些年周雪莲虽然住在娘家,看不见那两个贱人,但是也有不少风声传到她耳朵里。他们两个倒是快活,怕是从来没想过还有几个孩子吧?这回一来就冲着小三儿上来了,不知道又憋着什么坏点子呢。小三儿半个月才休息一天,偏偏就今天来,看来是提前打听好的。

    看到妻儿都对他怒目而视,王富贵只能跟周爷爷说了,“爹,小三儿下个月不是要去县试吗?他这几年都住在这边,我这当爹的再挂念也够不着,心里也过意不去。这回他去县里考试就让我陪着他去吧,去了也能帮着拿拿行李,打点一下。”

    周爷爷听了他这番鬼话,忍不住拿拐杖敲了他一下,看他抱头鼠窜也没多解气,又怒斥了他一顿,“几年不上一次门,上门就问小三儿考试的事儿。那树林,还有两个丫头就不是你的骨肉?也没见你问上一句半句!”

    看王富贵说得好听,惦记小三儿,要陪护他考试。周琳觉得是有**是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小三儿今年县试有望的事情,赶着来烧冷灶了。以王富贵的为人,恐怕要等小三儿中了之后才会想着上门吧,这提前来卖个好,怕是有人给他出的主意。

    “姑父,你是不是听谁说了小三儿今年县试十有**能中?不过是街坊夸上两句,您还真信啊?要知道咱们卧牛镇一年也出不了几个秀才,就我们村怀瑾哥五岁识字,也是二十多岁才有了功名。您要是想去也行,那这一路的花费您可得掏了啊,毕竟这是您最‘疼’爱的小儿子呢。”周琳说着在“疼”字上还刻意强调了一下。

    然后她就掰着指头算,“这一路上一百多里地,首先得雇个车,太差的不行,小三儿身子现在精贵着呢,万一颠坏了,错过考试就损失大了;既然小三儿要考试,吃喝上得精心一点,每日都要有鱼有肉,鱼最是补脑不过了;这县试用的笔墨纸砚都要特制的,要到了县城现买......”杂七杂八算了一通,她报了一个数字给王富贵。

    王富贵一听就跳脚了,“什么,至少要10两银子?不就是考个试,不到一个月的事情,哪里用得了这么多银子?”他手里哪有什么银子,从爹娘手里抠点钱都花在杨絮身上了,一年到头口袋光光,去哪里弄这么多银子。

    不过王富贵可没有就此罢休,他眼珠一转,谄笑着对周爷爷说,“爹,咱这家里开这么大铺子,外孙子去考试,怎么也得出点吧?还有二丫,你们家那么大木枋,日进斗金的,十两八两银子不跟揪根汗毛一样啊。”

    周琳抬起头用鼻孔看了一眼王富贵和小三儿,傲慢地说,“我们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他姓王,我姓周,夫家姓蒋,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儿啊。别说功名难得,就算侥幸得了功名,那光耀的也是你们王家的门楣,跟我们家有什么关系?您说是不是,爷爷?”

    看着王富贵好像被喂了一口屎一样的表情,周爷爷憋着笑严肃的点了点头,“这些年看在我闺女的面子上,让几个孩子住在这里,已经仁至义尽。你爹娘这些年送的银钱除了吃喝,前年县试那次也花了干净,借的银子现在才刚还清。铺子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各人都有自己的一家了,这钱我拿不出来。”

    大伯母也配合的说,“我这家里一窝子大的小的都要养,哪有那闲钱发善心,别找我。”

    赵氏说,“宝儿也刚进了学,我们也没有别的进项,后边花钱的多着呢,就指望铺子那点分红了,要是给了小三儿,我自家孩儿怎么办?”

    “你今天来正好,我正发愁小三儿县试的钱哪里来,你要是愿意出了这银子,小三儿赶考就让你陪着了。”周雪莲也火上浇油,跟着埋汰王富贵。

    本来听了“爱妻”的话,想趁着小三儿考试前烧烧冷灶,等他得了功名,自己也好沾点光,要是能把他带回去就更好了。没想到这一家子势利的,这点银子都不肯出,非逼着他掏钱。他要是有银子,还巴结这不孝子干嘛,早回去舒舒服服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不过想起周琳先前说的功名何其难得,王富贵也自我安慰了一番,看小三儿在家的时候也没多伶俐,至于别人都夸他读书有灵气,说他几年县试功名唾手可得,怕也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以为功名是地里的大白菜呢,想要就有了?

    想到这里,王富贵一声告辞的话都没有,转身就回家了。回去后面对杨絮失望的眼神,赶紧把她搂在怀里好生安慰,“我看那小子也没有当秀才老爷的命,今天看来也是个不孝的,看着自己爹被别人挤兑,一句话都不说。还是不要管他了,咱们自己生一个吧,絮絮生的指定靠得住.....”说着就安慰到床上去了。

    杨絮心里很是不满这个满脸褶子又窝囊的男人,交给他的事情没有一件办好的。但是眼下她能依靠的也只有这个男人了,想着那个极有可能得了功名的便宜儿子,她再不甘心,也只能徐徐图之了。

    院子里忙活的王老爹和王婆子一听屋里传来的高高低低的浪|叫声,就知道这两个人大白天的又滚到了床上。但是说也没用,打也打不动,只能流着泪骂了一声,“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

    等树林知道这事儿,已经过去好几天了。树林骂了一声,“欺软怕硬的老畜生,有本事等我在家的时候上门啊,看我不弄死他......”

    周雪莲对这个一遇到王富贵的事儿就喊打喊杀的儿子也不知道说什么了,不过先不管他,小三儿读书的费用也是个问题。虽然事实上没有周琳算的那么多,但是对周雪莲一家也算一笔不小的花费了,眼下倒是拿得出,但是以后不管是中了之后继续赶考,还是不中后继续读书,后续要花钱的地方都多着呢。

    还有树林现在都18了,也就比周琳小了几个月,周琳孩子都有了,他的婚事还没有着落。树林长得也算一表人才,但是有心的小娘子家一看树林现在还寄住在外家,还得供弟弟读书,怕受拖累,最后都没有了下文。

    今天借着这个机会,周雪莲也想和大儿子商量一下,“以后你弟弟读书的事儿就交给我吧,娘手里还有点钱。你赶紧把自己的房子盖起来,回头也好说上一门亲事,娘可等着抱孙子呢。”

    这话王树林可不爱听,“娘您说的这是什么话,咱们是一家人,还分那么清做什么?要是回头小三儿中了,我还愁没人愿意嫁过来吗?”

    不过话是这样说,树林也开始打算起来了,毕竟总不能真的跟爷爷奶奶当年说的那样,成婚就回王家住,那样成天看着那一对贱男女他会忍不住砍|人的。但是也不能一直住在外公家,王家族人不同意不说,小三儿的名声也不好。

    最好的是在镇上买了房子,但这可需要一笔不小的钱。看来只能对不起表姐了,他得辞了铺子的差事,做点别的买卖。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给小天使推荐一本我好姬友喜饼大大的一篇空间种田文——小农女奋斗日常,也是一篇乡土气息浓厚的种田小说,爱好种田文的小天使可以去试吃一下,看合不合自己口味。爱你们,群亲,么么哒~

    ☆、第68章 树林救美

    虽然已经有了打算,但是树林还是拖着没有跟周琳说辞掉差事, 总觉得有些不好开口。直到他在镇上遇到了他后来的媳妇, 方采薇, 才终于下定决心要做出一番事业。

    说到方采薇, 就要先说说方家了。采薇的娘顾氏本是方家童养媳, 与方秀才也算是青梅竹马,长大后自然顺理成章成了亲。那时候方秀才还不是秀才,为了供丈夫读书, 顾氏晚上织布到深夜, 白天做了糕点沿街去卖。好容易等到丈夫中了秀才, 她没享上两年福, 就撒手去了。

    那时候采薇才7岁, 方秀才还不到三十,虽然他难以对亡妻忘情, 但是终究不忍心拒绝老母,续娶了因为守孝错过花期的老姑娘梁氏。梁氏一嫁过来就把老老小小伺候得周周到到, 家里家外一把抓, 谁见了都得夸一句贤惠能干。

    如果日子就这样下去,当然最好不过了。但是天有不测风云, 去年方秀才去京城参加秋闱, 直到入冬都没有回来。最后还是一个同窗传信过来, 说是方秀才在路上遇上了山匪,跌落了山崖,尸骨无存。

    方秀才的寡母得知噩耗, 一口气没上来就过去了。一转眼,好好的一家子就接连丧了两条人命。等到奶奶和父亲入土为安之后,采薇已经瘦成一把骨头了,然而,更大的不幸还在等着她。

    “采薇啊,你爹跟你奶都去了,娘一个人养活不了你们姐弟俩,为你寻了一个干娘,你就跟她去吧。”梁氏抱着三岁的儿子,用五年如一日的慈爱语气,说着最残忍的话。

    还没意识到这“干娘”是什么人物的采薇,不解地问,“娘,我如今也能织布换钱,补贴家用,为什么还要送我去什么干娘家?”六年的嘘寒问暖,采薇对顾氏早已经放下了心防,更何况还有一个血脉相连的弟弟,她怎么舍得抛下他们去别人家。

    梁氏却当没听到她的话,下午就带了一个三十余岁,面容姣好的妇人过来。这妇人虽然眼角已经生了细纹,但是打扮得鲜妍夺目,艳而不俗,行走间自有一段风流姿态。采薇看到这妇人的时候,就心生疑窦,总觉得不似正经人家。

    果然,梁氏开口就说,“这是青竹巷的李娘子,就是你的干娘了,你今儿个就跟她去了吧。”

    因为家里也有读书人来往,采薇自然知道这青竹巷是妓子云集的地方,这李娘子的身份自然不言而喻了。想到此,她不由齿冷,“难道这几年你待我的好都是做出来给爹爹看的?就是养个猫儿狗儿,六年了也总有几分感情吧?爹爹尸骨未寒,你就急着送我入娼门了,好狠的心呐!”

    采薇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过两年就能嫁人了,不过陪送一副嫁妆,聘礼和宅院回头都是她和弟弟的,为什么要急着卖了自己?

    她哪里知道,梁氏在娘家的时候,就与表哥互生了情义,奈何她孝期过了,表哥已经遵从父母之命,另娶他人了。等梁氏嫁人后,表哥又来述了一番衷情,两人就有了首尾,她那儿子至今还不确定是谁的种呢。

    梁氏此番不但要卖了采薇,这个宅院也是要卖了的,就是为了要和表哥私奔。因此,随便采薇说什么,梁氏都不打算放过她,给李娘子使了眼色之后,就见两个龟奴上前就要去捉采薇。

    但是采薇自打看到李娘子时就已经心生警惕了,听了梁氏的话就已经在暗中寻找逃跑路线了。等大意的龟奴扑过来时,采薇已经寻了空隙逃出了院子。

    知道入了娼门唯有一死,采薇拼尽力了全力奔跑,最后摔倒在“福记木枋”门前。看着后面越来越近的龟奴,她哀叹一声,天绝我也,就想一头碰死在石柱上,却被两个龟奴提前捉住了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