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9b5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三千宠爱 > 第5节
    五皇子听见声响转过头来,见绣夏又羞又急的摔在地上,心下好笑,赶紧扶起她道:“你病还没好,不用多礼,坐吧。”

    绣夏本就受宠若惊,又说不出话,只能双眼通红的看着五皇子,倒像是在眼角边上画了胭脂一样,一双桃花眼越发的好看。

    可惜五皇子年纪小,没见着美人含泪,只注意到了那感激涕零的眼神,心中满足,态度就更和缓了。

    “太医说了,你的嗓子再养半个月就无碍了,你别担心。”

    许是很少关心人,五皇子虽然心里有些担心绣夏,但也说不出更多安慰的话来。

    绣夏点点头,又要跪下给五皇子行礼。

    “哎哎哎!你别又跪啊!”五皇子连忙阻止。

    五皇子人虽小,说起话来已经很有点大人的样子,他扶起绣夏道,“我知道你的忠心,你现在病着,这些礼节就免了。”

    绣夏眼眶更红,苦于说不出话来,只能使劲点头。

    见这丫头这么实诚,五皇子心里也高兴了起来,忍着笑意道:“我已经给景姑姑说了,以后你就升为一等宫女,好好养伤,等伤好了再来伺候。”

    五皇子也没什么要交代的,不过是想着绣夏忠心才来跑这一趟,说完就回去看书去了。

    绣夏心里念着五皇子的恩德,更是打定主意了要好好伺候五皇子。

    但是她这一病就在床上缠绵了半月有余,桃杏自然是不会伺候她的,只有葡萄跑前跑后的。

    绣夏看在眼里,也知道桃杏是淑妃的人,便找了个由头寻了个桃杏的错处。

    “你胡说,我没偷拿主子的东西!”桃杏不忿道。

    绣夏坐在床上,嗓子好些了,可说话还是费力,她轻声道:“东西在你那里找着了,你说你没偷,谁都不会信。”

    “肯定是你们冤枉我!”桃杏吼道。

    绣夏道:“殿下念着你是淑妃娘娘赐的人,便让你一个人住一间屋子,除了你,谁还能把东西放你屋里去。”

    桃杏咬牙,她出门都是上了锁的,谁知道这反而把自己坑了。

    于是当天,桃杏就被送走了。

    绣夏终于吐出了胸口的一道浊气,这办法算不上聪明,可是却立竿见影,从她进宫以来,就见到不下数十人栽在这个上头。

    至于得不得罪淑妃,绣夏抚了抚自己的青紫已退的手臂,她即便什么都不做,就凭这她是五皇子宫里的人,淑妃都不会放过她。

    宫人们的命实在是太贱了。

    绣夏再一次按捺不住了想要出宫的冲动。

    “还有十多年,只要能活到二十岁,就能平安出宫了。”想起她娘和两个弟弟,绣夏紧紧抱住被子,慢慢闭上了眼睛。

    景姑姑一边吃着瓜子一边自言自语道:“没想到绣夏这丫头不声不响的,做起事来倒是有一两分魄力,虽然法子粗糙了些,不过再调、教调、教,日后就是个好苗子。”

    桃杏是绝无可能继续待在五皇子的院子里的,这事从上到下都知道,五皇子自然不会亲自出手,就得下面的人来帮他分忧。

    趁着五皇子复宠的东风,景姑姑本来想自己动手的,其他几个胆子大的大宫女大太监们也未尝没有这个意思,只是没想到却被绣夏抢了先。

    “啧啧,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呸呸呸,我胡说什么呢,那丫头想要把我比下去,还嫩了点。”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修改了一下章节,么么哒。

    ☆、谈身世

    知道桃杏走了之后,五皇子并没有什么反应,但听到是绣夏做的,他还是有些惊讶。

    他进学后便忙了起来,每日不到三更便要起身,夜里更是挑灯读书,这些日子都没有抽出空闲去看看绣夏,现下听了这消息,便放下笔,又去看了绣夏一回。

    绣夏已经养了一个多月,气色好了不少,脸颊也丰盈了起来,皮肤像是嫩豆腐一样,让人见了就想捏,一捏又怕给捏破了。

    五皇子就觉得自己的手有些痒。

    他赶紧把手背到身后:“身子好些了没?”

    绣夏抿着唇微微一笑,她嗓子仍然没好,便不敢开口,只是点点头,抬头感激的看向五皇子。

    五皇子这才发现,绣夏右边脸上有一个浅浅的梨涡,他的右手又痒了起来。

    “我见你唇色还有些白,就算风寒已经痊愈了,但是嗓子还需养着,我会给景姑姑说,让你再将养一些时候。”

    宫人们生了病,多是挪出去,留下来的也是病一好就得去伺候主子。

    像绣夏这样,只是伤了嗓子就天天在房间里等着人伺候的,至少在这西六宫里面,还没有第二个。

    就连景姑姑也忍不住过来酸了绣夏许久。

    “你看你,躺在这里享福,还有个小宫女忙前忙后的伺候,可怜我的老腰啊,也不见主子发发慈悲让我歇一天。”景姑姑一边捶腰,一边羡慕的看着绣夏那水灵灵的模样。

    她进宫二十多年了,见过的美人儿数都数不过来,就绣夏这般出挑的,她用一双火眼金睛担保,长大了必然是个祸水妖精!

    啧啧啧,要是她有这芙蓉面,哪里还轮得到淑妃在承乾宫里坐着啊!

    又过了半个月,绣夏的嗓子总算无碍了,但现在宫里不缺伺候的人,五皇子也有了一个贴身太监,名字叫王德光,跟前跟后的献殷勤。

    景姑姑道:“你是一等宫女,本该就是伺候五皇子的,太监跟着五皇子在外头跑也就算了,这内里的事情,还得你上心。”

    不知道是不是王德光给了景姑姑莫大的威胁感,第二日,景姑姑便把绣夏好了的消息给报了上去。

    王德光最是机灵,他知道他能踩其他太监,但总代替不了宫女的位置,更别说这个宫女和五皇子还有一些情分,于是就顺水推舟的给了景姑姑方便。

    五皇子知道绣夏好了,便对着王德光道:“你去告诉景姑姑一声,明日就叫绣夏过来。”

    绣夏便开始贴身伺候起五皇子。

    五皇子每晚看书都看得晚,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夜里总饿,而司膳局那边只推脱着送一些易得的糕点之类的过来,味道又甜又干,五皇子吃的时候眉头总是不那么舒展。

    绣夏想了想,便去找了景姑姑,想在小厨房给五皇子做些滋补的汤水。

    “你倒是想的周到。”景姑姑盯着绣夏看了半天,眯着眼睛笑得像个弥勒佛,“我们刚搬来朝阳殿,司膳局那边说做菜的厨子还没调·教好,所以小厨房现在还没人,你若是有心,也可以给殿下做点东西。”

    哪里是厨子没调·教好,绣夏知道这是淑妃娘娘在下绊子,所以这才主动说让她来做。

    五皇子这些天越发学着喜怒不形于色,绣夏因为伺候惯了,才发现他不爱吃糕点,再加上原先绣夏就是在厨房里学整治汤水的,所以景姑姑才放心让她来。

    这一日,五皇子刚写完二十篇大字,摸了摸肚子,又觉得饿了。只是亥时已过,司膳局那边想必只会万般推脱。

    他放下笔,揉了揉手腕,现下建武帝虽然记起了他这个儿子,可是在这后宫里,皇后不管事,衣食住行都绕不过淑妃,淑妃有意要在小事上为难他,他也无法反抗。

    他自知年龄小,见识和心机都有限,又没有母妃帮衬,只能把这些小事忍下。

    心里想着事,外头王德光悄悄的走了进来,小声道:“绣夏姑娘送了些夜宵过来,主子要用吗?”

    五皇子问道:“做的什么?”

    “熬的鸡汤。”王德光道。

    “送进来。”

    王德光一退下去,五皇子腹中就一阵鼓鸣,他拿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又正了正脸色,这才把绣夏叫进来。

    绣夏一进屋就发觉五皇子格外的严肃,小心把鸡汤放在桌上,准备退下。

    “这汤?”五皇子开口问道。

    “殿下读书辛苦,景姑姑吩咐奴婢做的。”绣夏低着头,睫毛微动。

    五皇子哪里不知道景姑姑是什么德行,这汤肯定是这小丫头主动做的。

    跟着绣夏来的还有试膳的小太监,那小太监先是尝了一口,虽然看不出神色来,但是显然不难吃。

    五皇子闻到这味道就饿了,也不在意好不好吃,等小太监用过后便拿起了勺子。

    “咦!”没想到暖融融的鸡汤下肚,只觉得鲜美可口,唇齿留香,虽然比不上司膳局的大厨,但也算得上家常风味了。

    五皇子喝了口汤,又夹了一筷子的鸡肉。这鸡是专门养来煲汤的鸡,一口下去,带着点当归党参的甘味,口舌生津,胃都暖和了起来。

    难得在夜里吃上这样合心意的东西,五皇子很快就用完了这一小碗鸡汤。

    一旁的王德光看得心里直后悔,他怎么就没注意到五皇子不喜欢吃糕点呢,这么一个好机会,竟被绣夏抢了先。

    “没想到你年纪这般小的,做的汤竟如此好吃。”五皇子肚子饱了,也不吝夸奖道。

    “当不得殿下的夸,奴婢原先在家里就是帮着母亲做饭,进了宫在灶上也学了一年整治汤水,殿下喜欢就好。”绣夏被夸得脸红,连连解释道。

    “这汤做得很合我胃口,怎么当不得夸。”五皇子自从和皇帝和解之后,说话做事便都端了起来,生怕被别人看轻,这会儿或许是心里高兴,也难得说笑起来。

    “说说,想要什么赏赐?上回求药,这回送汤,两回加一起,该赏个好的才是。”

    绣夏连连摇头,“这是奴婢该做的,哪里敢要什么赏赐。”

    五皇子见状放缓语气道:“不用这般小心,你的忠心我知道。”

    毕竟是主子,话说到这个份上也就够了,绣夏知道五皇子因着之前的事情,心里对她亲近,但正因为如此,她才更不能放肆。

    不过五皇子年龄小,真和他客气了他也不高兴的,绣夏便道:“那奴婢想要继续学做菜。”

    五皇子赞同道:“等司膳局里的师傅来了,就让他收你做半个徒弟。”

    “谢谢殿下。”绣夏欢喜道,她向来喜欢做菜,能有个师傅教那是再好不过了。

    五皇子笑着对绣夏道:“还有,每晚都送些汤来。”

    朝阳殿里的伺候的人多,但划拉一下,最得五皇子信任的还是绣夏,不过他想着绣夏身体弱,就只让她伺候伺候笔墨,再每天整治点汤水。

    这日五皇子正看书,转眼就见绣夏不错眼的盯着墙上挂着的一幅画看得入迷。

    “你看什么呢?”刚刚做完功课,五皇子也有心思逗逗绣夏。

    绣夏一惊,有些不安道,“奴婢没看什么,只是瞧着那画好看。”

    那画是前朝的一名画师画的,画里就是一簇开的极好的红梅,在大雪里临寒独放。

    “那你说说看,哪里好?”五皇子笑着问道。

    绣夏想了想,红着脸道,“我觉得那梅枝画得好,去岁我见过红梅,就是那样无拘无束,圆浑昂扬,很好看。”

    “你喜欢梅花?”五皇子问道。

    绣夏点头道:“我爹爱梅,常常在家里吟诵写梅花的诗词。”

    “你爹读过书?”五皇子好奇道。

    绣夏道:“我爹是童生。”

    “那你为何进了宫?”五皇子这还是第一次听说绣夏家里的事情。

    大夏挑选宫女,都是各处把身家清白的女子报上来,但是像绣夏这般家里有人读书的,很少把子女送去伺候人。